1月23日,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,正式投入使用。实践十三号卫星投入使用后,将纳入“中星”卫星系列,命名为“中星十六号”卫星。该星创造了我国及世界通信卫星多个“首次”,可实现偏远地区的移动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业应用,能满足航空、航运、铁路互联网用户接入需求。也就是说,在“空中手机开机”解禁之后,大众有望迎来高速率、可供多人使用的“空中手机上网”服务。 实践十三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轨技术试验卫星,于2017年4月1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,在轨测试期间,圆满完成了平台技术和载荷技术两大类,高效热控技术、锂离子蓄电池技术、电推进技术、高轨激光通信系统、Ka频段宽带通信载荷系统等11个试验项目。 实践十三号卫星主要为中国地区等区域用户提供服务,可实现偏远地区的移动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业应用,广泛应用于企业专网、远程教育、医疗、互联网接入、数字新闻采集、机载船舶通信和应急通信等领域。该星可方便用户快速接入网络,下载和回传速率最高可达150Mbps和12Mbps,能满足航空、航运、铁路互联网用户接入需求。此外,实践十三号卫星还具有快速部署、建设周期短等优势。 实践十三号卫星创造了我国及世界通信卫星多个“首次”。
与一般通信卫星相比,高通量卫星具有容量大、速率高、价格低、终端轻便、组网快捷等独特优势。后续,我国还将部署超大容量的高通量卫星,预计到2020年,形成可覆盖中国全境以及亚太地区,容量接近200Gbps的通信能力,有力满足“宽带中国”和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工作对宽带通信的需求。 推荐阅读:宁夏信息港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